Nov 10

2017

温中时光——谷超豪校友于1999年五四青年节向母校高三段全体学生的讲话摘要

 


非常高兴能拜访母校,上次拜访是15年前。15年来温州有很大变化,母校有很大变化,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,非常高兴。
我原想对同学们谈谈数学方面问题,后来想还是讲讲我当年在母校怎样生活和怎样学习比较好。在“五四”运动80 周年的今天,讲这题目,更有意义。
(一)战争的苦难
我是1938春进温中初中一下的, 一上是在联中(现温二中) 。在温中我读了5 年半,1943 秋温高毕业,当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。
1937年7月,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,抗日战争爆发了。记得1937年8月14日,我11岁的时候,在中山公园玩, 看见东方上空有18架飞机整齐地往北飞,不知怎么回事,后来警报响了,才知那些是日本飞机。过了2 小时,警报又响,那些飞机从北向南飞,七零八落,不那么整齐了。事后知道原是日本飞机从台湾起飞,飞往杭州轰炸笕桥机场,在杭州遭我军迎击,把它打下几架,大快人心!这是我在温州第一次感到战争气氛。
1938年上半年日本开始轰炸温州, 先炸南塘我军的飞机场,后从郊区炸到市区,1939年4月竟炸毁了母校在仓桥的初中部校舍。 那时瓯江口翁垟有日本水上飞机, 每机带有30或50磅重的4枚炸弹, 天天来空袭,有一段时间一天4次, 每次丢了4枚炸弹就飞回去。 国民党军队不抵抗,高射机枪也不打。 温州人民人心惶惶, 白天都纷纷到郊外躲警报, 晚上才回家, 温州整座城市瘫痪了。 我们也非常紧张和恐惧, 一听到警报, 就躲进防空洞或逃到郊区去。 敌机的轰鸣声,炸弹在空中刺耳的呼啸声, 被炸毁的房子, 惨死同胞的尸体, 我今天仍记忆犹新。 那时我们就在这样紧张和恐慌中过日子。母校初中被炸时, 幸好及早疏散, 没有人员伤亡, 但校舍炸成废墟了, 母校搬到青田去。在青田的生活比温州艰苦得多。 那时粮价涨得快, 交学费外, 每人还要带200斤谷子。 当时至青田要乘舴艋船儿。 小火轮把它拖到温溪, 再摇过去, 遇浅滩还要背上去, 到青田要12个小时,遇大水还不能走。吃饭没有什么菜,只求吃饱。怎么能吃饱饭呢?要想办法:用的碗比较大,第一碗盛浅些,很快吃完第一碗,马上去盛第二碗,第二碗装得满满的,这样才能吃饱。如果第一碗盛得多了,等你吃完第一碗,饭桶空了,就盛不到第二碗了。现在说起来,这也算是运筹学。当时疟疾非常流行, 差不多每个同学都生过这病又经常复发,对身体健康损害很大。那时还要 “逃难” ,日本侵略军占领一个地方, 人民就要遭受灾难。温州沦陷过3次。1941年春天,温州第一次沦陷, 我们在青田非常焦急, 不知道家里怎样了。 一天下午, 又突然得到消息, 敌人有向青田进发的动向, 我们就连夜逃难, 逃到景宁边境的北山去。 那天晚上, 我们带了炒米粉, 连夜走了80里的山路。 那时我还不到15岁, 半夜摸黑走山路多么艰苦!这次敌人在温州抢掠1多天后撤离了, 我们总算能够平安地回来。 温州的后2次沦陷, 时间更长, 人民所受的苦难更为深重。
(二)智力的开发
温中的老师们,教书的质量都很高,许多老师在课堂上善于启发。一年级时,吴人鉴先生教数学,他在课堂上问道,一个四边形,每边边长都是1,问面积是否是1,要我们自己想着回答。我想了一想,起来回答说,面积不一定是1,把这四边形一压,压扁了,成为直线,面积就变0 了。他很称赞我的回答他就是这样引导我们去了解菱形的。有位教我语文的女教师邵梦兰老师,她批改我的作文,评语里指出什么地方写得好,什么地方写不好,这对我影响很大,虽然只教半年,却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。6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复旦大学校友会上我见到她,相隔50 年了,我记得她,她也记得我,可见她多么关心学生。她定居台湾,年已80还教课。我去台湾也曾拜访过她。我初中里的化学课和物理课是徐启发老师教的, 他教化学课不是叫我们死记呆背,而是讲许多道理,和物理课相融合,他使我懂得,学好数学,学化学和物理就不怎么困难了。还有董朴 先生教我高中语文,他除教课外,还教我们读太史公的《史记》 ,我们学了《史记》里的许多历史故事,印象十分深刻。一位数学教师说,数学考80分以上的可读工科,考90分以上可读理科,我数学总是90分以上,因此我就倾向于念理科了。当时有些名家回到温州家乡,学校往往请他来校讲课,例如,夏承焘先生,他曾在比我高一年的班级里教课。我久仰夏先生,就到那个班级站在后边听夏先生讲课。我只听2课:一课是苏轼的词《临江仙》 ;一课是杜甫的诗《月夜》 。他的确讲得非常好,这两首诗词到现在我还能背。这些事实都说明,母校的教学质量非常高,老师的启发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。我的学业进步,还应归功于课外阅读。课外阅读很重要,好多知识都是课外阅读得到的。我很喜欢看课外书,一年级暑假里我看武侠小说入迷。我的哥哥谷超英(也是母校校友,现名谷力虹),叫我不要再看武侠小说了,他介绍给我3 本书,一本是艾思奇写的《大众哲学》 ,一本是苏联译本伊林著的《十万个为什么》 ,还有一本是数学的普及读物。读了《大众哲学》 ,我大开眼界。这本书以通俗语言,有趣的事例,讲解了什么叫“唯物论”,什么叫“辩证法”,这对我的思想转变起很大的作用。 《十万个为什么》使我学到许多科学知识,并且和日常生活相联系。那本数学读物提高了我学习数学的兴趣,例如,书里讲到用3个“9”字拼成一个最大的数。不是999、999、999、(99)9,而是99(9)。大家想一想,这数字有多大?这书使我开始有“概率”的概念,如买彩票有多少机会得奖。高中念过一本《数学的园地》的课外书,这书使我接触到微积分的初步概念。总之,课外学习对自己提高很有好处。 课外的阅读给我很多新鲜的东西,但引导很重要,不能乱读。在整个学习过程中, 我非常注意课堂效率和及时完成作业,这样我学习就很主动。考试是最紧张的时候,我不紧张。班里有的同学临考试还有不少疑难问题,我很高兴回答,因为解答同学提问,自己也有很大提高。我觉得学习主动性非常重要,课外阅读也应有好的引导,自己要有选择能力,要考虑怎样可以得到有益的知识,使自己学习更主动。
(三)革命的洗礼
我在初中念书,还是一个12-14岁的小孩,按理正可过幸福的童年生活,却正遇上艰苦的抗战时期。
在小学里就开始意识到我们国家民族的危难,知道“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”。我和许多同学在中学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,去搞宣传、募捐等工作。抗战开始时,大家兴高采烈,因为我们打下过敌人的飞机,在上海打过几个胜仗。后来形势变了,上海、南京、杭州、武汉等相继失守,对抗战前途很担忧,当时有各种悲观论调。后来看到毛主席的《论持久战》 ,他讲抗战不可能马上胜利,要坚持到底,最后必定会取得胜利。论证很科学,我们看了很高兴,信心就提高了。同学们组织宣传队,请老大哥胡景瑊 、马骅等来讲解形势。通过学习和实践,我开始相信马克思主义,相信唯物辩证法。在初中三年级时,我参加了中国共产党。这事现在听起来很奇怪,其实那是形势造成的。一个爱国的学生,一个抱有“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”志愿的学生,自然会这样做。我当时还是小弟弟,干不了什么大事,只是跟着老大哥一起搞活动,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和思想。后来国民党要抓共产党了,我们不顾危险,坚持宣传共产党的主张。 记得有一次地下党决定要在市区张贴标语,我们连夜写了很多标语,贴在路旁墙上。虽然自己还在读书,我们也尽量为革命作贡献。温州中学那时的革命气氛是很浓的,我受到好多前辈的启发。在温中读书时,一方面觉得艰苦;一方面又觉得高兴,因自己能为国家作出贡献,为自己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。
(四)小结
从中学时代的学习和生活中,我体会到:
1.经过艰苦生活锻炼, 对自己的一生是非常有益处的。现在青年各方面条件很好,我觉得适当地有一些艰苦锻炼很有好处。如果一帆风顺,遇到一点小挫折就经受不住,那就不好了。青年人心理健康非常要紧,应有经受艰苦和挫折的思想准备。
2.学习主动非常要紧, 怎样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主动学习,值得重视。学生学习负担太重,整天做习题还做不完,这样,对学习主动性创造性有影响,对智力开发不利。是否学校可以用较多时间让学生多做些有益于修养的活动, 包括引导学生作一些有益于智力开发的活动,学生应有自己支配的时间。
3.除了学习外, 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, 如社区服务等,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有好处的。这一方面可以认识社会,一方面可以锻炼自己。最后再重复一下:我们国家未来是光明的,但要有承受困难的思想准备。现在世界矛盾重重,还有许多问题。我国和发达国家相比,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, 挨打的可能性不是没有。青少年们要考虑如何奋发图强, 如何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祖国建设事业, 使自己无论在学问上或事业上有所成就,从小就应该立下这个志愿。

测试文件